October 12, 2009

谈谈Obama(十六)(2008-12-23)


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实是早就存在的一个问题,记得在1991年牟其中先生采用“罐头换飞机”而名嘈一时,那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而后逐步通过出口,逐渐化解(减轻)了这样的困难。出口外贸行业提供了许多就业的岗位,而期间充斥着不少的“血汗工厂”,台湾富士康公司的“赤字接单,黑字出单”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写照。现在我们看到传言富士康公司裁员10万人,台塑集团投资170亿美元于越南建立亚洲第二的钢铁厂,心情非常矛盾…

失业的问题将困扰我们许多年,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目前还不到20%,毕业意味着失业…大家都希望能够在2~3年内走出危机和困境,看到经济的复苏,但是日本在1991年金融泡沫破裂后花费了10年的时间,那是“失去的10年”,如果美国也需要10年时间走出困境,未来会是怎么样?无论如何,好日子过去了,这个冬天将会非常的寒冷。

郎咸平教授所谈到的“二元经济”让我们耳目一新,他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事实上这样的描述一点也不新鲜。记得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这位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在他1932年来到中国进行研究后,就非常清楚地提出“两个中国”的概念,而这个概念一直是其后许多美国学者研究中国的范式。在广为人知的《美国与中国》这本书里,也谈到这个特殊的现象,“存在一个城市的中国和一个乡村的中国”,今天这样的现象改变了吗?没有,仍然是这样的土壤,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两个中国”,今天的中国经济仍然是“二元经济”。比尔.盖茨访问中国时会问李开复北京户口问题,这的的确确是个问题。

次贷危机在2007年出现,金融危机在2008年出现,经济危机将在2009年出现,危机会有持续多久?危机的深度会有多大?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发布的财务报表将会集中体现2008年的金融类企业的亏损,随后2010年发布的财务报表将会集中体现2009年实体类企业的亏损,因此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两年的美国股票市场的基本面不会好。如果有稍微闲的钱,投资美国股市尤其是指数,这或许是一个避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