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12, 2009

谈谈Obama(十五)(2008-12-20)


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升多少?如何升的问题?的的确确不知道。不过我知道的是,2005年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 要求人民币升值25%,虽然最后没有形成法律,但是我们看到RMB对美元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时的1:8.1100到2008年7月21日的1:6.8271,的的确确升值了21%。虽然其间有美元贬值的事情,但问题是美国会就此罢手吗?

在贸易中间增加越来越多的附加条件是不可避免的了,贸易企业将会感觉生存越来越难,这是我前面曾经提到的“减少无原则套利”的逻辑使然,中期(4年)我们会看得越来越清楚。

目前存在的贸易全球化将出现一定的回退,区域贸易化将得到加强,因为这是公平贸易的内在要求。目前的全球化解决的仅仅是资本的全球化,而没有解决与之相关的其他方面,比如公平性问题,劳动者权益问题。资本能够方便的在全球流动,而劳动力却难以在全球流动,有国籍的问题、语言的问题、移民的问题…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所表现的全球资本的监管问题,也许能够在中期得到缓解,但绝对不会消失,在国家的樊篱没有彻底打破前,全球的金融监管将永远是个难题。欧盟的出现,欧元的出现是迈向打破这樊篱的一个伟大的尝试。记得东欧国家在谈判加入欧盟、欧元区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老欧洲”最大的担忧就是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新欧洲”的廉价劳动力将会全面冲击原有的劳资平衡,而这个平衡是“马克思主义”(Marxism)多年冲击下好不容易达成的平衡,尤其当时原来许多在“第二共产国际”思想指导下的政党掌权。这样的平衡最为稳定的时期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欧洲、日本逐步得到复兴,出现了资本相对劳动过剩的情况。我们可以从那个年代最为有名的一个感慨得到佐证。王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访问欧洲后感慨到:“我看英国搞得不错,物质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即工农、城乡、体脑)基本消灭,社会公正,社会福利也受重视,如果加上共产党执政,英国就是我们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次贷为什么出现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资本通过商品打破了原有的劳资平衡,资本的过剩以及对于利益的追求又不得不将金钱投资到那些自己也知道的“次级贷款人”的贷款上。次贷危机是对劳资平衡被打破,金融危机是对资本过剩的一次全面报复。从这个角度来看下面的经济危机以及解决的办法,就会发现,减少那些无原则的套利,逐步恢复劳资之间的平衡是长期和必需的,当然也是困难的,有些问题甚至暂时是无解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也许这些问题的解决超出了Obama的能力。如果采用拖延的办法,能够在短期内消化危机,突然经济得到恢复,我只能说,矛盾被掩盖了,但是它不会消失,最后是通过时间来消化还是通过下一次更加猛烈的爆发,我不知道。

从这个角度看,也就发现外贸行业所面临深刻的压力,曾经有人调侃道“欧洲学美国,全面自由化;美国学中国,全球下流化”,这一切让我们无法置身事外。我想问的问题是如果外贸行业全行业出现30%(对比2007年)的永久下滑,会如何?如果出现50%的永久下滑,会如何?

我们现有农民工数量是2.3亿(资料来源:2008年11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企业数量达30.3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0%。(资料来源:新华网),2008年上半年报道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6.7万家(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超过2000万人被解聘。据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估计,仅2008年城镇失业人口将突破5000万人,农村突破2亿人。而这还没有金融海啸,年关要到了,天知道还有多少企业倒闭!多少人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