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12, 2009
谈谈Obama(十三)(2008-12-16 )
既然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那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交易对手”,就是能够占便宜的地方使尽占,绝对不手软;能够敲打的地方使尽敲打,绝对不担心。
占中国什么便宜,前面已经提到一些,那么就让我们小小的回顾一下近20年来的中美关系,小小的希望从历史中看见未来。
在冷战时期,中国当时是一支牵制苏联的力量,美国的这种忍耐或许是有意义的;而现在,我们的对手已经改弦易辙,再打中国牌已毫无意义。这是克林顿总统在90年代初开始的对华策略,让中国着实担心了一把,后来在利益集团,就是前面提到的套利利益集团为主的反对下,进行重大的修正。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克林顿在卸任后的个人自传《我的生活》(My Life),是否记得里面提到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在其就任阿肯色州长的时候,阿肯色州的就业出现问题,失业人口增加,他找到沃尔玛(Wal Mart)的老板沃尔顿,恳请他的公司多多采购Made in American的产品以支持该州的就业,沃尔顿答应了,沃尔玛采购了近1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但后来沃尔顿告诉克林顿他不会这样做了,因为成本高,导致销售和利润方面的困难。那是什么时候,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
这样的基本思路,在布什就任的初期,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者”而不是原来的“战略伙伴”,这样的提法让中国着实又担心了一把,不过出现911事件,让中美之间又找到了合作的基石。
在此拓开一笔,我觉得历史有时候非常有意思,也感慨中国的精英们的智慧,以及中国人投机的水平。高,实在是高!从1840年后,我们由一个强大的国家变得柔弱,从李鸿章“以夷制夷”开始,我们一直在各个列强之间投机。李鸿章利用这样的投机保全了中国的统一,他用混乱的中国将会是世界的大麻烦恐吓欧洲诸国,他利用个各国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来延缓、化解国家的危机。西方人说他是“东方的俾斯麦”固然有过誉之处,而在他死前,仍然在和俄国周旋,可以讲是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的,也是死在为国家利益殚精竭力的周旋之中,希望历史有天能还给他一个公正。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其实是没有太多实力参加的,不过也混在“协约国”的队伍里面,站队站对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管是我们愿不愿意,主动还是被动,我们还是站队站对了。这些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遗产。想想看在这个黑社会的游戏中,大块头能够不选择吗?
毛太祖开始选择苏联,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其实更多是被逼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苏联一直希望中国能够划江而治,他们的大使馆也迁到广州,还好老毛没有听斯大林的,站在斯大林的位置,我们可以理解其这样的选择。他是为苏联的利益,不过我们为此付出太多的代价,引日本人到中国,防止苏联两线作战是他干的;外蒙古的独立,而加大苏联和中国之间的战略空间是他干的;我怀疑朝鲜战争的开始,这厮背后也有不少说不清的勾当。一句话,苏联以及俄罗斯,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中国人的朋友,稍微日子好些,就打压在俄罗斯的华商,每个国家都是有历史的,大家都要记住历史的教训。
1972年中美建交,我们站队又站对了,2001年911我们站队又站对了,有时候历史就这样让人无语,投机成功一次容易,把把投机都成功,这就让人佩服了,有点牛X的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