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12, 2009

谈谈Obama(八)(2008-12-13 )


次贷危机的话题,大家已经谈论得很多了,原因也谈了不少,说了问题的方方面面,也给我不少的启发,比如信用危机、结构危机、制度危机。我想问的问题是为什么2001年Greenspan不收缩流动性,将多发的货币收回,难道是仅仅因为所谓的中国产品输入而没有出现通货膨胀这样简单吗?维持低利率鼓励银行进行住房贷款的背后有没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呢?

2001年是什么时候呢?是IT及通讯泡沫破裂的时候,记得那时和一个在硅谷工作的朋友聊天,他谈到自己拥有的公司股票期权,极其悲惨,从原来的90美元跌到9美分,缩水到0.1%。他还说,自己不是最惨的,那些利用期权抵押进行贷款买房的才是最惨的,因为Down Pay(首付)没了、房子也没了,硅谷当时大量的房子出售。他的好几个同事原来贷款买的过百万的豪宅,全部变卖,搬到出租房里面,惟一庆幸的是工作还在。

回到前面我们提到的1991年后,美国的经济转型,主要依靠的3架马车,高科技、金融和对外套利。低利率减少美国人的住房支出,减少经济下行对于社会的压力以及创造新的增长动力是Greenspan面临的挑战。金融以及紧密联系的住房成为其无奈的选择。而今天金融行业出现问题,钱出问题了,大家都傻眼了,节能行业、新能源还有点遥远…

现在美国汽车工业的工人们也开始谈条件了,大家都不愿意让步。克莱斯勒就重组过一次,那是在1979年,石油危机后。如果进入破产重组,会拖延美国的经济复苏,加剧危机的深度,这是汽车工会的筹码,说得难听点,就是在要挟政府。汽车工会说,为什么受伤的是我?为什么我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而华尔街的肥猫们,也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干同样的事情,AIG的高管在国有化后,也在挥霍金钱,所以老百姓骂他们,有人还动手打人。汽车工会这样的做法可以理解,这就是在民主的框架下,进行利益博弈,而共和党的参议员们愤然的是,你们咋就不顾大局呢?当然他们也知道这博弈,谈条件是游戏规则,没办法,谈不拢,那么我就行使自己的权利,Say No!美国人从历史中知道,民主不是万能的,即使太阳也会有黑子。从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到人性的局限,人性的自私,在为Obama当选所展现人性的良善欢呼后,我们又近距离地看到人性的另一面,也会更加深入的理解民主的优势和局限。谈判还将继续,让我们搬个板凳,静静的看吧,因为我们没有选择,而它造成的问题,却让我们不得不选择。

Obama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他将如何应对挑战?他的牌就那么多,而且也不可能太自由的出牌,也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和约束。对这个题目远远超过自己的能力,但既然走笔至此,却不得不回答这样的问题。建立什么样的一个分析的框架,如何还有一点点道理,用什么来作为判断的标杆呢。但是好在我不是专家,现在国内的许多专家让我害怕,因为太多的专家“屁股决定脑袋”,想尽办法利用专业知识忽悠我,忽悠完了后也没有良知、良心上面的负担,照样吃得好睡得好,他们都比我聪明,总是让我买单。上当受骗不是一次两次了,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终于逼得我不得不用自己的脑袋,去分析看待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我想就用我知道的常识、常理、常情和不全面的知识去看去想。